蜀水讲堂第十一期高能解读人民渠前世今生
一场名为“千年官渠润泽天府 传承历史引领未来”的“蜀水讲堂”(第11期)专题讲座,于4月21日在学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。主讲嘉宾冯政先生来自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,现为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彭州水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、站长,高级工程师。
在讲座中,冯政先生先以校友的身份,分享了自己的在校生活和美好记忆;从一名基层水利站站长的角度,回顾了自己二十年扎根基层水利工作的历程,并鼓励现场的同学积极投身四川水利建设。切入讲座正题后,冯政先生侧重讲解了人民渠一处灌区概况、人民渠一处灌区具体管理工作、新形势下人民渠一处灌区管理的重难点,并分享了他个人从事灌区管理工作的经验与体会。
从讲座得知,人民渠原名官渠堰,后改名人民渠,早在唐朝时就被开凿出来,但后期因长年得不到维修,基本失去功能;人民政府成立后,进行大规模整治与修复:1951年开工,1956年工程竣工,实现全面通水,被称为“巴蜀新春第一渠”。随后于1989年、2018年先后完成1-4期干渠扩建工程。
冯政先生还分享了人民渠管理体制的演变,讲解了岁修、防洪、春灌三大业务管理工作,生活、农业、工业、生态四元供水任务,讲解了新形势下灌区管理的六大重点难点问题。
在互动环节,听众踊跃提问,冯政就同学们提出的“基层水利工作待遇”“工作业务”“专业与实践脱钩”“如何坚守初心”“如何进入水利系统工作”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答复。
本次讲座由水利工程学院、图书馆、校友会共同举办,水利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仲驰主持讲座;党政办副主任杨海涛、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处副处长陈鸿俊、团委副书记谢鑫、图书馆副馆长王圣戎等200多名师生参加本次讲座,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全程承担会务服务。

图1:冯政先生精彩分享

图2:冯政先生同参与老师合影

图3:学生与主讲嘉宾热烈交流
【关闭】